搜索

客服热线:0731-84258080     会员登录 | 注册

"私募股权投资"很挣钱?!投和退都是大问题!

私募基金投资一季度数据新鲜出炉,快速增长和重要直接融资通道成为新特征。站在5万亿关口,私募股权投资未来还需要哪些投资"新策略"及退出"新模式"?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日前透露了一组数据,让业界的关注点再次聚焦到私募基金。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私募基金投资于一级市场、新三板及再融资未流通项目合计资本金规模已达4.72万亿元,较2017年底增加6100亿元。

这一阶段私募呈现两个特点:
        第一个关键词"快速增长"

       先看数字。纵向对比,一季度私募投资金额和2017年底相比增加了6100亿,相当于每月增长超过2000亿,考虑到这期间还有一个春节长假的因素,增长速度可以说很快。横向对比,今年一季度沪深两交易所合计募资规模为3654.72亿元,才占到私募基金投资增加额的60%,也从侧面展现了私募资金募集和投资的"硬实力"。

第二个关键词"重要直接融资通道"
       有钱不是重点,关键是钱流向何方?据洪磊的数据,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未流通项目是主要资金流向的目标,项目数量达到8.56万个。
       再来具体分析一下项目的构成,在投项目中,中小企业项目合计4.54万个,占据了数量的一半的份额。在投本金1.66万亿元,占投资额35%左右。从行业分布看,互联网等计算机运用、机械制造等工业资本品、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与服务、传媒等产业升级及新经济代表领域成为布局重点,这些项目归纳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较小规模、二是较早阶段,因此我们也看到往昔"高大上"的私募基金已经成为新经济的主要资金助推力。洪磊表示: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为投资目的,为新技术找到产业化扩张路径,能够持续推动企业成长和产业升级,是风险定价和风险分担机制最充分、创新资本形成能力最强的资源运用机制。
       私募股权基金已经站在逼近5万亿关口的重要节点,私募投入到新经济的大量资金也考验着从业者的智慧和胆识。

       要有"投"的眼光,也要有"退"的智慧
       募(融资)、投(项目选择)、管(协助项目成长)、退(项目退出)是私募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的四大环节,四者环环相扣。国内的私募基金在募、投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创新和尝试,但是在"退出"这一环节相对单一。纵观过往,上市成为私募投资者最中意的退出方式,无论是国内、国外主板的IPO上市还是新三板挂牌,都被看作是最佳结局,会撒花庆祝。但私募股权投资人的摇钱树不能只是这一棵,未来需要借鉴国外私募的多元化的"退出智慧",比如兼并收购、股份回购等,当然迫不得已还有最不想看到的清算的方式。
       其实在比较成熟的欧美私募股权市场,并购是退出的主要方式。在欧美,并购基金数量多而且金额大,具体的统计数字是并购基金数量占据50%以上,投资金额超过70%。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专注早期投资的小型并购基金可以把企业卖给中型并购基金,等到企业相对成熟之后再卖给大型并购基金,这样就形成一条系统的"生态链"。

       并购可以有效地缩短退出时间,减少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相比较IPO漫长的排队上市,并购退出程序更为简单而且不确定因素小。双方在经过协商谈判达成一致意见以后即可执行并购,迅速实现资本循环,但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仍不成熟。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资本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新经济领域向,像以往出现的超高回报私募投资项目将逐渐减少,且通过上市渠道实现项目退出会越来越难且周期越来越长,但随着并购退出渠道的逐步完善,专业人士表示,除了上市外,并购、重组、等将越来越多成为投资新经济的私募基金退出渠道。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资质荣誉  |  投研团队  |  组织架构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5.深圳汇智融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5084487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   法律顾问:湖南弘一律师事务所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